一艘木船,留下揭不完的谜底

2016-01-04 13:21:37

   很多人以为,考古发现在于“发现”,而且最让人向往的,一定是“突然”或“偶然”发现所带来的震撼和眼球。事实上,所有发现的前提,带着必然性——基于长时间科学探索和研究的结果,往往是5年、10年,甚至更久。所以,虽然是2015年度的考古新发现,但这个名单里,有好几项发掘已经开展多年。

  比如,宁波“小白礁Ⅰ号”清代沉船遗址,时间表是这样的:2008年,在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时发现沉船;2009年,重点调查和试掘;2011年,遗址表面清理;2012年基本完成船载文物的发掘工作;去年,船体发掘出水。而如今,“小白礁Ⅰ号”出水文物与发掘场景,正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内的“水下考古在中国”专题陈列中,向公众免费开放。同时,重见天日的船体构件,也在宁波基地内专门开辟的沉船修复展示室,边展示边保护。

  “小白礁Ⅰ号”水下考古队队长林国聪告诉记者,船体的保护需要8年到10年。今年的工作主要是为船体脱盐脱硫,需要3到4年,然后,脱水加固又要4年,最后,还要花一到两年拼装回去。

  谜底层层揭开,仍有未解真相

  清代道光年间(1821-1850),某天,大雾、大风。一艘木质商贸运输船,从宁波港驶出。

  船上,有一枚“合源盛记”的玉印章。

 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大珂发现,浙江商行没有这类名称,福建商行以“源”为名的则有很多,比如“源兴”“源昌”等,闽南商行的船号也多有“金源”“金友”等。“合源盛记”印章标明,这可能是合伙出资成立的商船。

  船行至宁波象山县石浦港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海域,晃然一动,下沉,消失。

  船上,装有300多块宁波特产的石板材,而且是压在船底部的,说明这批货是先装好的,从这点可以基本判断,船是从宁波港出发的。

  林国聪说,沉船所在的地点渔山列岛,朝东12海里就是公海,郑和船队当年也经过这里。再看船上运输的东西,青花瓷、五彩瓷、紫砂壶、玉石印章等,还有来自日本、越南、西班牙等国的货币,而造船用材,主要是东南亚一带的木材。这说明,船正处在远洋的航道上。但是航向何处,至今无人知晓。

  160多年之后,水下约24米的海底,人们发现了它的残骸。

  深海考古之中,考古队员靠近小白礁Ⅰ号,从南端入水,摸索着沉船的龙骨,一路前行。他们清楚地看到,沉船的南端已经断掉,断截面参差不齐。而整个船体的南端,和小白礁礁体岩石特别近。

  沉船的直接原因,找到了:触礁沉没。

  但是,为什么触礁?是外力,还是人为?

  17世纪后期,浙东民间曾出过一张手绘航海图,画出了“小鱼山”(即现在的渔山列岛),并注文指导水手“船在鱼山外过”时,应如何选择航向。

  清康熙末年,即18世纪初编写的《指南正法》一书中,标注了渔山列岛的位置,并写了这样一句话:“小鱼(小渔山岛)北边有沉礁,当驶开,不可近小鱼。”宁波大学浙东文化与海外华人研究院院长龚缨晏,发现了这段文字。

  文献记载,渔山列岛海况复杂,有大雾,大风,礁石众多,不管是暗礁还是明礁。而很明显,这15个字的“温馨提醒”,是在告诉船员,渔山北边有暗礁,航海者对这段海域相当熟悉。因此,专家推测,船的沉没可能不是船员不熟悉航道,而是无法预料的外在原因导致触礁,例如风暴,大雾。

  不过,林国聪认为,船体年久失修,或者船员操作不当,也可能导致沉船,而考古队员还在海底还发现了一些火烧的船板痕迹,一切,还有待考古研究的深化。

  有些技巧不是学习就能掌握的

  在湛蓝的海底解密,又有什么特别?

  宁波首批参加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的傅亦民说了一句话:水下世界是恐怖的。

  考古队员透过潜水镜,如果能看到1米之外的物体,是非常难得的。而他们在工作时,会随身携带潜水刀。因为在水下一旦被渔网缠住,就会陷入险境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里,遇到危险时,必须迅速作出判断。

  而水下考古队员,除了身体素质好,还必须掌握下水技巧,而这些技巧也并不是通过学习就一定能掌握的。

  “曾有一个与我同期参加培训的队员,就是怎么努力都潜不下水。”傅亦民说,“好不容易头下去了,臀部就冒出水面了,把臀部按下去,头又冒了出来。”

  “水母中有些是有毒的,甚至有个别剧毒的水母可以将人置于死地。”

  王光远,参与小白礁Ⅰ号沉船发掘队的主要水下考古人员之一,他的脸,曾经被水母蜇伤,触电般刺痛,然后就是火辣辣的疼。一位跟他一起工作的水下考古队员,曾经整张脸都肿了,到现在还留着疤痕。

  水下需要氧气。傅亦民说,用气瓶,喉咙会干,得了咽喉炎就麻烦了,想咳又不能咳,因为一咳嗽咬嘴就掉了。考古队员还要戴上潜水表,水上也得有人看着。在水下很容易出现“忘我工作”的情况,此时,潜水表会发出警示信号,提醒你时间差不多了,该出水了。

关闭
15161086406